據悉,廣西地區在2023年底有74家糖廠全部開榨,而2024年1月暫未有糖廠收榨。與此同時,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有3家糖廠提前收榨。在1月58萬噸的日產能全部開機投入生產的同時,由于部分地區在1月下旬遭遇寒潮,開機率受到一定影響。預計食糖產量將同比增加20萬噸,達到190萬噸。同時,銷售意愿也較為積極,在春節備貨和糖價反彈的雙重帶動下,當月銷量預計將同比增加10萬噸,達到70萬噸。
云南的情況也相對樂觀。近兩個榨季以來,1月云南單月產糖量在38萬—42萬噸,銷售在1月中旬才會明顯好轉。預計在2024年1月,銷量將同比增加約4萬噸,達到15萬—17萬噸。春節備貨階段,采購和囤貨需求旺盛。然而,春節后將進入傳統的消費淡季,現貨銷售表現一般的狀態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陳家誼告訴期貨記者,前期高銷量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上榨季末期國內結轉庫存偏低,本榨季初期新糖預售價格反而低于陳糖,有利于新糖銷售;二是春節臨近,下游庫存偏少,存在采買需求;三是上一波價格大幅下行過程中,基差得到有效釋放,激發了貿易商新一輪的采買熱情。由于銷售進度偏快而產量與往年持平,庫存處于下降狀態。據第三方沐甜科技數據顯示,截至1月24日,云南市場第三方倉庫庫存為19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8萬噸。
隨著春節過后步入傳統的消費淡季,食糖價格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性和季節性。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為榨糖期,隨著廣西糖廠的陸續開榨,價格容易回落。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由于預期豐產,食糖價格自去年年底的7000元/噸最低點已經開始下跌,預計價格將繼續保持低位。在一年中,春節和中秋節這兩個重要的節日期間,食糖的消耗量相對較大。在節日前的一個月,由于食品行業對糖的大量需求,食糖消費達到高峰,現貨市場帶動期貨市場出現反彈。然而,節日過后,市場進入消費淡季,5月之前國產糖供應充足,國內庫存逐漸見頂,如果累庫階段沒有新的題材,則糖價承壓的概率較大。
機構預計,2023/2024榨季全國食糖產量有望恢復至1000萬噸。替代糖源小幅擴大,消費也穩中略增,期末庫存將小幅增加至80萬—90萬噸,仍然處于歷史相對低位區域。統計數據顯示,廣西食糖產量預計為600萬噸,較上榨季增產73萬噸;云南食糖產量預計維持在200萬噸;廣東食糖產量預計略降至52萬噸。全國范圍內,食糖庫存將在3—4月達到榨季頂峰水平。
在2023年全年中,我國累計進口食糖397萬噸,同比減少129.89萬噸。然而,在12月份,我國進口食糖50萬噸,同比減少1.97萬噸。與此同時,我國進口糖漿與預混粉的數量達到了181.75萬噸,同比增加73.42萬噸。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替代糖源進口增加帶來的。價格差異帶來的豐厚利潤以及內外糖價大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相關替代品市場份額快速擴張。
預計在2023/2024榨季,進口食糖數量將少量增加,而替代糖市場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替代糖的市場份額有望刷新上榨季的紀錄,達到200萬噸左右。同時,預計糖漿進口量將達到20萬噸左右,混合粉進口量將達到5萬噸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進口量折合為食糖總量約為200萬噸左右。
總的來說,食糖市場的供需狀況和價格波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替代糖源進口增加的情況下,市場格局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因此,對于投資者和消費者來說,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
云南1月份的產銷數據公布,廣西和云南兩地的銷量均表現好于歷史同期。工業庫存處于近四個榨季以來的最低水平。
截至1月底,廣西和云南的食糖產銷率分別為61.7%和56.28%。這是近四個榨季以來的最高水平。產銷進度的加快,與上榨季結轉庫存偏低以及2023年大部分時間的糖價高企導致終端隨用隨買有關。盡管春節后通常處于食糖消費的淡季,但由于終端庫存薄弱,國內仍存在采購需求,這將成為節后現貨價格的支撐因素。
此外,在廣西糖廠陸續收榨之后,庫存見頂,資金壓力緩解,糖廠挺價意愿會更強。
然而,陳家誼認為,春節即將來臨,終端備貨已經接近尾聲。按照季節性規律,春節之后將進入食糖消費的淡季,庫存將會逐漸增加。同時,由于2024年國內預計將迎來豐產,因此預計2024年春節后國內食糖價格容易回落。
然而,市場庫存偏低,一旦在春節期間海外市場出現新的話題并兌現新的預期,糖價可能會出現反季節走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