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底,花生市場的觀望情緒濃厚,回顧這一年的花生價格波動,以及相關的價差故事,仿佛是“年輕時”努力奮斗,“一朝得志”卻陷入滯脹,最后伴隨著“中年危機”進入“不惑之年”。
一、價格中樞下行。
花生期貨市場發生了顯著的變化。2023年是花生期貨上市的第三年,觀察花生期貨收盤價指數,可以發現:
縱向對比,2023年花生價格轉為熊市,高點逼近11200,而低點則逼近8700。上半年,花生價格高位寬幅波動,波動區間在[9500,11200]之間,特別是在春節后和五一假期前后,走勢與2021年同期較為一致。下半年,價格走勢先揚后抑,轉折時點在8月底,運行區間在[8700,10600]之間。
橫向對比,以花生為參照,對比其他相關期貨品種的收盤價指數,發現花生與相關期貨品種的總體關聯性不高,僅與豆粕基本保持中等相關。
二、花生現貨市場觀察。
觀察國內花生現貨價格的變化:
結構上,通貨米(產地平均價)與進口米(港口現貨價)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進口米的價格又高于油料米(油廠到貨成交平均價)。
價格區間上,通貨米的主流區間在[9000,12400],進口米的主流區間在[9000,11100],而油料米的主流區間則在[8400,9800]。
走勢上,花生現貨價格在一季度經歷了“過埡口”的過程(春節期間的消費需求增加帶動下游補庫和減產余貨少,與榨利壓力和進口到港高峰限制油廠收購量以及麥茬花生面積增加的預期相博弈)。
總的來說,花生市場在這一年中經歷了價格中樞下移、期貨市場變化以及現貨市場走勢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市場的變化,也反映了市場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而在這個過程中,“年少”發奮圖強,“得志早”而入滯脹,“中年危機”進入“不惑之年”,這些都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階段和過程。在第二季度,“上高原”的形勢使得余貨數量減少,加上海外生產地的變化,以及宏觀環境和油粕產品的階段性利空因素逐漸消散,市場狀況變得更加復雜。進入三四季度后,春米和麥茬米收獲季節的不利陰雨天氣并未影響作物生長的總體狀況,風調雨順的季節使得收成良好。當時,“早收的秋糧”的價格一度攀升至全年最高的12000元以上,然而隨后卻急轉直下,價格下跌800元,直到有油廠開始收購才稍有緩解。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個星期,隨后又無情地下跌了一個半月,直到剩余未開始收購的主力油廠陸續開秤收購,花生價格才得以穩定。這就是全年花生價格的大致走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