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亞歐航線的年末翹尾行情持續高漲,一月預期得到證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各大班輪公司的即期運價已經攀升至$3000/TEU左右的高位。此前報告中反復強調,班輪巨頭運力控制措施和集體漲價(包括征收附加費)成功與紅海黑天鵝事件的共振是主導此次行情的核心因素。
另一方面,我們同樣認為,春節假期后的2-3月,貨量不足的傳統淡季時點可能是此次翹尾行情的轉折點。屆時,新的大型船舶交付也將帶來較大的運力供給壓力。
航運市場相關航線在受到擾動后,期貨盤面反應劇烈出現跌停。事實證明,班輪公司對于是否真正放棄繞航仍處于觀望態度之中:根據12/27的最新數據,通行蘇伊士運河的集裝箱船僅占繞行好望角船只的約10%。供需緊平衡格局依舊延續,市場出現過度反應。
繞航造成的運力缺口已經體現在價格之上。為了彌補損失的運力,大型集裝箱船的平均速度環比上行接近15.5的水平。假設大船平均航速16節,亞歐航線來回平均用時80天,繞行好望角約增加3280海里,那么繞航將增加8.5天。為了保證周班服務,每條航線需要增加2艘船至13艘船(共23條航線)。這意味著一周內的運力缺口約為46艘船,占比超過10%。按照箱量來估算,這個缺口大致在170萬TEU,約占全球集裝箱運力的6.0%。這個數字表明,閑置運力無法吸收新增的運力需求,需要新的交付運力繼續填補。
由此可見,當前航運市場運力的流失仍然存在,未來行情仍需關注供需變化和運力供給壓力的影響。觀察到亞歐航線的供需曲線正在發生變化,這不僅將推遲達到平衡的時間,而且平衡點也將高于事件發生前我們對2024年運價中樞的預期。在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發生后的六天后,SCFI歐線在八周后的漲幅達到了約55%,這表明未來供應鏈流動性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正經歷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總的來說,2024年的航運市場可能會出現一種淡季不淡、運價中樞上移的超預期供需延后平衡格局。這種格局的出現,一方面是由于供需曲線的調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導致市場反應過度。因此,對于航運市場和相關參與者來說,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和機遇。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